首 页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专业介绍 
 学生风采 
 学生作品 
 教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文旅帮扶,让“乡土音符”奏响乡村振兴号角——我院科技特派员团队精准帮扶罗定市苹塘镇纪实
2025-07-03 11:46 供稿:音乐表演教研室 余蓉 审核:李科锋 

6月25日至7月1日,在广东省科技厅“百千万工程”农村科技特派员余蓉副教授的带领下,来自我院的师生团队,深入苹塘镇开展文旅宣传拍摄、文艺培训和文艺演出等帮扶活动,用镜头语言谱写苹塘的山水人文的动人篇章,用歌声描绘当地村民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将粤西地区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转化科技支农项目落地落实,为当地农文旅与农民创收、地方经济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政校携手,共绘文旅蓝图

拍摄行动始于精密的策划。抵达苹塘后,余蓉团队第一时间与当地镇政府深度对接,苹塘镇委书记彭良艺高度重视,亲自参与讨论,与团队共同敲定拍摄主题与叙事脉络,力求全方位、立体化呈现苹塘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王海侨与文化站站长甘炎昊的全程协调与实地引领下,团队得以高效深入喀斯特山林、田园风光、千年溶洞、传统村落等最具代表性的场景,确保镜头精准捕捉苹塘文旅精华。

烈日暴雨,淬炼青春担当

六月的苹塘,天气如同“变脸”——酷热高温与骤降暴雨轮番上阵,为户外拍摄设置了严峻挑战。然而,恶劣天气未能阻挡团队前行的脚步。烈日当空,师生们肩扛设备跋涉,汗水浸透衣背;暴雨突袭,他们迅速保护器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巧妙利用雨雾营造独特氛围,短暂休整后立即投入抢拍,用最美镜头捕捉雨后美丽乡村原貌。高温与暴雨的轮番考验,没有让团队打退堂鼓,反而锤炼了队员们的专业技能和意志,更彰显了我校师生团队不畏艰难、扎根乡土的责任担当。

科技赋能 高校乡村双赢

此次拍摄是广东省科技厅“百千万工程”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下沉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生动缩影。余蓉团队充分发挥学校现有专业优势,将专业影视技术引入乡村文旅宣传片拍摄过程,用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为苹塘镇量身打造高质量文旅宣传载体,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创新思维与活力。同时,这种科技助农实践活动,它不仅有效打通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最后一公里”,让书本知识在田间地头“活”了起来,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助农过程中得到锤炼,促使青年学子深刻体会到科技兴农的责任与使命,最终实现了实践育人与服务地方发展的“同频共振”。

苹塘全景图

 苹塘喀斯特地貌

 美育浸润,共庆党的生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苹塘镇举办“永远跟党走 筑梦百千万”七・一建党节主题歌咏比赛,科技特派员中艺术类教师充分发挥文艺特长,前往苹塘镇开展艺术课程培训,为所有参赛队伍提供专业化声乐技巧培训指导,为歌咏比赛提供高质量节目保障。在6月30日晚上歌唱比赛现场,科技团队成员黄彤、张恩琳还分别倾情演绎了《和祖国在一起》、《乘风破浪再出发》两个高质量的节目,为整场歌咏比赛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靓丽“红”,也展示了我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师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在这场文艺赋能科技特派员项目的“乡村美育汇演”中,科技特派员团队以文艺帮扶为纽带,将专业、人才、文化资源注入乡村文化发展中,探索“艺术活化乡土、创意振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让文艺从“云端”扎根“泥土”,希望文艺的星火不仅能留住乡村稻浪的底色,更能照亮更多外出游子回家的路,让当地每个村庄都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家园。

短短为期一周的科技特派员文旅帮扶活动已落下帷幕,苹塘镇文旅宣传片后期制作已经走在路上。从苹塘村“丰”景如画的稻浪到“诗与远方”般的文旅大片,从“田间里头”行家里手到“乡村舞台”的歌唱家,苹塘的乡村正经历着从“农业产地”到“文化现场”的蜕变,这部凝聚着科技智慧与青春热忱的宣传片,不久将正式亮相,成为苹塘镇对外展示生态之美、文化之韵、发展之势的靓丽名片,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上一条:我院召开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下一条:学院党委召开2025年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
关闭窗口